
如果有朋友問,來青島旅行,什么出行方式最適合?一年前我或許會說自駕,而現(xiàn)在我會告訴他,去騎行吧,有些風景,需要放慢腳步來欣賞。
這樣的改變源于今年夏天我擁有了人生第一輛自行車——大行D5。初見D5,就被這輛全身散發(fā)著濃郁復古氣質的小車深深吸引了,郵政綠的車架涂裝搭配銀色金屬質感的頭管和座管以及一條經(jīng)典的“馬甲線”,勾勒出精干、硬朗的幾何結構。復古的黃邊胎讓人眼前一亮,棕色的橡膠把套、皮革質感的坐墊、黃銅鉚釘以及仿木紋護盤,精致的細節(jié)無處不在,可謂錦上添花,為這輛小車注入滿滿的復古情懷。最耀眼吸睛的當屬鑲嵌在橫梁上的一塊金色的立體雕刻銘牌,陽光掃過,DAHON的LOGO光彩奪目,像英倫紳士打的領結一樣為D5添上畫龍點睛的一筆。




“這迷人的復古范兒,我要擁有它”,于是毫不猶豫地將D5帶回了家,也開啟了我用騎行的方式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的體驗。

丘陵地帶長大的人,似乎天生與騎行無緣,我屈指可數(shù)的幾次騎行經(jīng)歷都是出國或在其他城市旅行時租車代步。而回想起來,吃過的美食漸漸在記憶中失色,唯有騎行在街巷中轉角遇見新光景的快樂猶存。

自從擁有了D5,基本每個周末都會騎行一次。夏日海邊的晚風、清晨撒在草地的陽光、傍晚絢爛的晚霞、深秋層林盡染的楓葉,都被我一一珍藏進了記憶。

回想起來,騎行最大的收獲,莫過于讓我重新打量這座再熟悉不過的城市。石老人、小麥島、燕島山、八大關、棧橋...青島的“紅瓦綠樹,碧海藍天”沿海岸線零星散布,這些地方以前都曾去過,留在在記憶里的模樣是一個個“點”,但騎行讓我把這些“點”串成了“線”,又把“線”結成了“網(wǎng)”。現(xiàn)在,整座城市在腦海中變得立體了起來。

如果說,以前騎車是為了快起來,那么現(xiàn)在騎車,則是為了慢下來。騎行路上,我常會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平時不曾注意的風景,居民區(qū)里不起眼的小岔路竟能延伸到海邊,路旁是自顧自昂頭盛開的凌霄花和新開的咖啡館。有時你還會發(fā)現(xiàn)習以為常的街景背后,竟另有洞天。一次騎車路過摩天大樓林立的CBD,看到海邊隱藏著一個賣海鮮的小碼頭,大媽們戴著五彩的頭巾用方言討價還價,抬頭則是數(shù)十座大樓共同獻映的絢麗燈光秀,巨大的燈帶閃動著“I lOVE Qingdao”,讓我感受到這座海濱城市獨有的煙火氣,我想沒有什么比這一幕更“青島”了。開車太快,走路太慢,騎行的速度剛剛好,讓你有足夠的時間來發(fā)現(xiàn)這些藏在角落里的精彩。

如果最初D5只是讓我多了一個周末的消遣方式,再后來則是真正改變了我的出行方式。當每周一次的騎行不過癮,我開始嘗試騎車通勤。以往從家到公司要先走到地鐵站,出站還要再走一段,算下來步行時間比在地鐵里的時間還久。而騎車通勤,早上可以節(jié)省至少二十分鐘,大大縮短了通勤時間,對起床困難癥患者實在是太友好了。下班后,伴著夕陽的余暉騎車回家,工作了一天的疲憊頃刻間煙消云散,這感覺太美妙了。

D5延續(xù)了大行家族極致的便攜性,不僅周末出去玩可以輕松放進后備箱,實現(xiàn)“4+2”的出游方式,折疊后還能帶進地鐵,非常適合城市出行。車身輕便,10公斤左右的重量,女生也能輕松拎起,上下電梯不費力。16寸的鋼架結構保證了足夠的強度, 5速的變速系統(tǒng),起步輕盈,切換順滑,讓我在青島這座“上上下下”的城市騎行起來也能游刃有余。到公司之后,折疊起來可以輕松放進辦公桌下,不占空間,也不用擔心放在外面會丟,低頭就能看見愛車,這安全感讓人踏實。

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,太習慣爭分奪秒,趕著開會、趕著下班,抱怨紅燈太長,綠燈太短。匆匆忙忙的快節(jié)奏,讓我們錯過了太多路上的風景,而這輛大行D5卻帶我騎進了另一種生活,像一位老友,伴我前行。等紅燈的間隙,抬頭發(fā)現(xiàn)前些天微微泛黃的楓葉,已經(jīng)有了紅暈,也許過陣子落了霜又是另一番模樣。

慶幸與大行D5的相遇,讓我繁忙的生活有了另一種可能,也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。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人生不只是柴米油鹽,周末也不只是躺癱。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,大行D5能帶我遇見更美的遠方。